晏殊:诚实的楷模
简介
晏殊(991-1055),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。他为人正直、诚实守信,在官场中以清廉正直著称,深受百姓爱戴。
童年秉性正直
晏殊幼年时,就表现出了诚实正直的品德。有一次,他与小伙伴玩耍,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玩具。其他孩子都劝他撒谎,但他坚持承认错误,并主动赔偿了玩具。
科场不弄虚作假
晏殊年少时参加科举考试。当时,考官有泄露考题的嫌疑。一些考生为了取得高分,不惜贿赂考官。晏殊却坚决拒绝,并当场揭发了考官的舞弊行为。
为官清正廉洁
晏殊步入仕途后,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。他担任要职期间,不贪污受贿,不结党营私,以身作则,维护朝政清明。
著名典故
晏殊诚实的品德在宋朝流传着许多佳话。其中最著名的典故是“晏元献公进梨”。一次,宋仁宗赐给晏殊一篮梨。晏殊回家后发现其中有一个梨坏掉了,但他依然如实向仁宗禀报。仁宗大为赞赏,称赞晏殊“诚实乃君臣之大节”。
晚年德高望重
晏殊晚年时,以太保致仕。他退隐后,潜心著述,桃李满天下。其诗词清丽婉约,流传至今。晏殊以其正直和诚实,赢得了世人的尊敬,成为后世官吏和读书人的楷模。
总结
晏殊一生以诚实为宝。他正直无私、不畏权贵,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典范。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坚持真理,做诚实守信的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