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来历(农历来历数学作文)

g988.cng988.cn 十二生肖 2024-05-19 61 0

农历来历

简介

农历,又称阴历、旧历,是中国古代制定并长期使用的历法系统,是结合太阳与月亮运行规律的产物。它以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础,与回归太阳年的阳历不同。

历史起源

远古时期:

原始社会时期,人们根据月亮盈亏交替规律,计算时间,形成“朔望月”概念。

部落联盟首领夏启统一华夏后,设置专人观测天象,记录月亮变化。

殷商时期:

甲骨文记载,殷商时期已有成熟的月相历,每月30天,闰月1年7次。

周朝时期:

周公旦主持改革历法,制定“周历”,每月30天,闰月1年8次。

确立“冬至”为岁首,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。

秦汉时期:
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保留周历,并在冬至日为 Новый год.

两汉时期:

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,汉武帝颁布“太初历”,以正朔为正月朔日,废除闰月,一年365天,每四年插闰一个月。

天文家刘歆在此基础上完善历法,制定“三统历”,纠正了“太初历”的不足,使其更为精确。

唐宋元时期:

唐朝沿用“三统历”,并进行了一系列修订。

宋朝颁布“宣明历”,在三统历基础上增加了回归岁差项,提高了历法的准确度。

元朝颁布“授时历”,进一步完善历法,形成了完整的农历体系。

明清时期:

明朝沿用“授时历”,并对历算法进行改进。

清朝初期沿用“授时历”,后期制定“大统历”,沿用至今。

农历特点

以朔望月为基础,一月为29或30天,一年354或355天。

采用闰月的方法使与太阳运动协调,平均每年增加10-11天。

与阳历相比,农历每年约差11天左右。

岁首为冬至,岁末为大雪。

使用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。

喜欢0评论已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