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阴阳俱浮
简介
脉阴阳俱浮是指中医切脉时,浮取脉象既沉取脉象均表现为浮脉。
多级标题
1. 成因
表证:外感表虚证。
里证:气虚或气血两虚。
虚证:气虚、血虚或阴阳两虚。
2. 特点
浮取脉象:不着指、浮于指表。
沉取脉象:力度轻微、指感浮散。
3. 临床意义
表证
风寒表虚:脉浮紧,兼见恶寒发热、鼻流清涕。
风热表虚:脉浮数,兼见发热、口渴、咽痛。
里证
气虚:脉浮缓,兼见气短乏力、自汗。
气血两虚:脉浮无力,兼见面色苍白、疲乏无力。
虚证
气虚:脉浮大无力,兼见气短懒言、神疲乏力。
血虚:脉浮细无力,兼见面色苍白、心悸失眠。
阴阳两虚:脉浮弱无力,兼见神疲乏力、畏寒肢冷。
4. 治疗原则
表证:解表散寒、清热解毒。
里证:补气益血、健脾和胃。
虚证:补气养血、调理阴阳。
5. 辨证要点
结合患者症状、舌象、脉象等综合分析。
注意区分浮脉和滑脉,滑脉是正常脉象。
脉阴阳俱浮多见于表虚或气虚证。